中国经济之央地博弈(二)-八嘴鱼
本站所有作品,版权属八嘴鱼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复制发表!
当前位置:八嘴鱼 > 七嘴八舌 > 正文

中国经济之央地博弈(二)

02-20 七嘴八舌

新中国成立后呢,我们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是计划经济啊,中央财权集中,全国的钱都上缴到中央,再由中央按计划分配出去,也就是统收统支。这套模式我们讲过有利有弊,好处是中央能够有充足的财力干很多国家工程啊,造核弹啊,修水电站,但是地方发展就失去了一些活力,比如你看中了互联网经济啊,要投资一个亿去搞,但是今年的经费预算去年就做完了呀,想搞只能等明年再提钱了呀。那别说做风口上的猪啦,连猪屎都吃不到。当然啊,除了这种有心无力的,更容易滋生的是人浮于事,反正挣钱不挣钱都是国家的,我还不如喝茶看报纸。在这种情况下,经济的增长当然是缓慢的,所以我们国家在1978年就开启了改革开放,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呢,就是小岗村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。嗯,当时啊,对于中央来说,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,那地方呢,就说了呀,你让我搞钱没问题,但你总得放宽一些政策吧。所以啊,中央就放手了,承包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主流。承地,城市承业、地方承所,就是这块地分给你了,你每年按照比例缴纳皇粮,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,是不适合分封制非常类似呀,在这种承包模式下,大家当然都卖力干活呀,毕竟多的都是自己的嘛,哪能不上心啊?但是和西周一样,承包制下的地方日子越过越红火。但中央财政。却穷得叮当响,80年代90年代初,中央啊,甚至多次向地方财政借钱来发工资呀,可见有多穷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这就是经典的央地博弈。在财政承包开始的时候啊,因为人口呀,环境的原因啊,中央和地方约定的承包模式不太一样,比如啊,上海采取的是定额模式。啊,不管你挣多少,每年给100亿给中央,比如北京啊,中央给了每年4%的经济增速,超过4%就是北京你自己的没超过的部分,中央和地方对半分,但不管哪种模式,地方都会吃亏嘛,比如上海啊,虽然1991年财政收入只有175亿,交了100亿没剩多少,但2021年财政收入能高达7700亿。100亿简直就是打包要饭的呀,比如按照财政结余上缴的,那我就把财政花光哎,以各种形式投资,免税发福利,财政没有结余就不用上交了呀,比如按照GDP增速上缴的,那我就瞒报GDP增速,大哥,你看我经济发展不起来呀,别说交钱了,还指望民来扶贫呢。所以在承包制实行十几年时间里啊,中央财政就到了枯竭的地步。到了向地方财政借钱的地步,当时的财政部长亲自说的呀,现在财政部啊,就剩个裤衩了,所以啊,1994年由朱总理主持的分税制改革呢,就正式启动。所谓分税制啊,就是从源头开始划分财权,要地方发展就得给地方财权,但是又不能把财权全部下放,因为事实证明啊,指望地方把钱收了再给中央分啊,是非常理想化的状态。所以啊,分税制呢,就是从源头下手,一部分税地方收,地方用,一部分税中央收中央用,你像关税就是中央直接收的,你别看这港口建在你家门口,税收是中央拿走的。再比如土地税,那就是地方的中央部分。还有一种就是共享,比如增值税,中央拿七成,地方拿三成,通过分税制改革啊,中央财政的口袋呢,又鼓起来了,我们看到的高铁、航天军工内,都是中央财政富裕才能干的大工程。但经济发展没有完美这一说的,分税制同样如此。分税制的显著特征就是财权层层上收,市权层层下压。比如说中央和地方分了税收,省还得和市分,税收还得和县分,一层层分下去,越下面当然钱就越少呀。但是经济发展又逼着地方主政官员不得不做业绩,你不能说我钱少就混日子,你还得干。大哥,定了八个点的增速目标,小老弟你就得去完成呀。这时候地方政府左看右看就发现土地还能卖了,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呀,不管哪个城市都非常热衷房地产,原因就在于地产最适合拉动GDP啊,同时出让土地还能补充财政收入,是真正的一举两得的好事。中央三令五申不得炒房,地方却说不炒不行啊,就这么来的。人们常说经济和政治是一体的,钱权从来不分家,所以说读懂了政治就读懂了经济,看懂了经济就能看懂政治,也是这个原因。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经济现象,大部分都是央地博弈导致的结果,可以说啊,他填充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底色。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八嘴鱼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bazuiyu.com